先看圖認識一下什么是清水混凝土:
	 
	 
	 
	 
	 
	 
	 
	一、概念
	 
	清水混凝土:無表面裝飾的混凝土;國內已在橋梁結構、道路設施、大壩和大型公共建筑的地下室、車庫等工程中應用;火電施工的工程項目中有:設備基礎、鍋爐框架、水塔、煙囪等,變電站類:防火墻等。這些混凝土結構在施工中一次成型,無須抹灰裝飾,因施工工期短而降低工程造價,是建筑工程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并廣泛應用于工業建筑,公路橋梁、鐵路、水利、港口碼頭、市政等。
	 
	 
	 
	 
	 
	清水混凝土的質量標準: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40-2002中尚無清水混凝土的規定,行業標準也暫未提及,按清水混凝土的含義理解為:表面平整、顏色均勻一致,沒有蜂窩、麻面、露筋、平渣、粉化、銹斑、明顯氣泡;在結構的部位無缺棱掉角,梁、柱的接頭平滑方正,接縫無明顯痕跡;同時,現澆混凝土結構的允許偏差也要比國標要求的嚴。
	 
	現澆清水混凝土結構的允許偏差(mm)
	 
	 
	 
	二、原材料的要求
	 
	1.水泥:同廠家、同規格(標號)
	 
	2.碎石:同石場
	 
	3.砂:同砂場
	 
	4.水:飲用水
	 
	5.外加劑:同廠家、同品種
	 
	6.摻合料:同廠家、同品種
	 
	三、配合比設計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為什么不叫混凝土配合比配合法或混凝土配合比計算方法呢?
	 
	因為混凝土配合比是一個牽涉到各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保證混凝土硬化后的結構強度和所要求的其他性能;
	 
	二是要滿足施工工藝易于操作而又不遺留隱患;
	 
	三是在符合上述兩項要求下選用合適的材料和計算各種材料的用量;四是對初步的設計結果進行試配、調整使之達到工程的要求;五是在滿足上述的同時降低成本。
	 
	 
	 
	清水混凝土的配合比應考慮的問題:
	 
	在材料和澆筑方法允許的條件下,應采用盡可能低的坍落度和水灰比,坍落度一般為50~90土10mm,以減少泌水的可能性。同時控制混凝土含氣量不超過1.7%,初凝時間6~8h。
	 
	1.清水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可參考如下措施:
	 
	(1)水泥。首選硅酸鹽水泥,要求確定生產廠商、定強度等級、定批號,最好能做到同一熟料。
	 
	(2)粗骨料(碎石)。選用強度高、5~25mm粒徑、連續級配好、同顏色、含泥量小于0.8%和不帶雜物的碎石,要求定產地、定規格、定顏色。
	 
	(3)細骨料(砂子)。選用中粗砂,細度模數2.5以上,含泥量小于2%,不得含有雜物,要求定產地、定砂子細度模數、定顏色。
	 
	(4)粉煤灰。摻入粉煤灰可改善混凝土的流動性和后期強度,宜選用按《粉煤灰混凝土應用技術規范》(GBJ146-90)規定Ⅱ級粉煤灰以上的產品,要求定供應廠商、定細度,且不得含有任何雜物。
	 
	(5)外加劑??刹捎闷胀ㄐ蜏p水劑,要求定廠商、定品牌、定摻量。對首批進場的原材料經監理取樣復試合格后,應立即進行"封樣",以后進場的每批來料均與"封樣"進行對比,發現有明顯色差的不得使用。清水混凝土生產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按試驗確定的配合比投料,不得帶任何隨意性,并嚴格控制水灰比和攪拌時間,隨氣候變化隨時抽驗砂子、碎石的含水率,及時調整用水量。
	 
	2.配合比設計的基本流程
	 
	 
	 
	四、砼運輸、拌和要求
	 
	1.混凝土原材料每盤稱量的偏差,不得超過下表規定
	 
	 
	 
	2.混凝土攪的最短時間可按下表采用
	 
	 
	 
	3.混凝土運輸
	 
	混凝土運至澆筑地點,應符合澆筑時規定的坍落度,當有離析現象時,必須在澆筑前進行二次攪拌。
	 
	混凝土應以最少的轉載次數和最短的時間,從攪拌地點運至澆筑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