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對高性能混凝土認識和理解的討論和質疑比較多,一度有人提議取消高性能混凝土的稱謂。有人認為高強混凝土才是高性能混土,有人認為大流態混凝土才是高性能混土,有人認為大摻量摻和料混凝土才是高性能混土,還有人認為其實所謂的高性能混土就是裂縫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是混凝土技術進步過程中的一個載體和推手,既要嚴肅、科學地對待,又不要因噎廢食,談虎色變。現在不是要討論是否沿用高性能混凝土這個詞,而是要討論如何在合適語境中準確地使用這個概念,從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誤解和無謂的爭論。 
	  
	利用好高性能混凝土第一是有利于提高混凝土質量、有利于提高建筑品質;第二是在第一個內涵的基礎上,有利于節約環保和可持續發展。高性能混凝土的多種定義確實迷人雙眼,但浮云蔽日終有時,應該相信目前我們正在接近正確和合理的目標。 
	  
	高性能混凝土要點: 
	1、高性能混凝土不是混凝土的一個品種; 
	2、不是混凝土攪拌站可以獨立生產的; 
	3、是在結構中實現的目標; 
	4、高性能混凝土是要提高成本的; 
	5、高性能混凝土必須高勻質性; 
	6、特定環境中良好的體積穩定性和耐久性; 
	7、高性能混凝土制備中注重控制漿骨比; 
	8、施工是實現高性能砼最后、最重要的環節; 
	9、高性能混凝土要工程所需要的特定高性能; 
	10、高性能混凝土注重配合比優化。 
	  
	高性能混凝土不一定高強,不一定大流態,也不一定大比例摻加摻合料,高性能混凝土是一場從材料到結構的科學革命,是基于現代混凝土技術平臺,需要建立新的范式。 
	  
	兩部委發文推廣高性能混凝土,關于高性能混凝土的定義:以工程設計和施工對混凝土性能的特點要求為總體目標,合理選用優質原材料,摻加外加劑和合理摻量的礦物摻和料,采用較低的水膠比并優化配合比,通過綠色和預拌生產方式及嚴格的施工措施,具有優異綜合性能的混凝土。該定義中提出優質原材料的要求,這一點我們必須給予高度重視,為我們推動高品質骨料加工吹響了集結號。 
	